颜料着色就是用各种颜料溶液对木材基材着色,主要用于透明涂饰,常用的着色剂有水性颜料着色剂和油性颜料着色剂两种。 1- 水性颜料着色剂着色 水性颜料填孔着色剂也称水老粉或水粉子。在生产中由于填孔和基色着色同时进行,故也称为水性填孔着色剂。它是由着色颜料(铁红、铁黄、铁黑)、体质颜料(老粉、滑石粉等)与水调配而成的。有时加少量的胶(乳白胶、皮胶、骨胶等),有时不加胶。表3-10为常用水性填孔着色剂的配方。 水性填孔着色剂在调配时,可按表3-10中比例,先将老粉(大白粉)放入水中(水与颜料的比例约为1:1)调成粥状,并搅拌均匀。再陆续加入着色颜料。也可先将着色颜料与体质颜料混合扮拌成色粉,再逐渐加水搅拌均匀。如用炭黑、铁黑等应先将其用酒精溶解之后再放入水中,用于粗孔材着色(如水曲柳等)要调的稠厚一些,用于细孔材着色可调得稀一些。 用水性颜料填孔着色剂进行填孔着色时,木材表面应先经过清洗、腻平、砂光等处理。调配好的水粉应先在样板上试验后再用。生产中一般用面纱或软布等直接蘸水粉进行涂擦,较稀的水粉可先刷后涂。 涂擦时,应将整个需着色的表面涂擦一遍,趁涂上的水粉没干之前要快速涂擦,先横纹方向后直纹方向,用力将水粉擦入管孔、管沟,应填满、填实所有孔隙,并使表面均匀着色。制品表面凡需着色部位不应有遗漏,均应涂擦均匀,不留横丝。在基本涂擦均匀而水粉还未干时,换用干净的棉纱或软布顺木纹方向将多余的粉浆擦掉而不留浮粉,使表面颜色均匀,木材清晰。 涂擦时要注意木材对着色剂的吸收(吃色)情况和材质的差别。材质疏松、材色较深处涂擦要重一些;反之,应轻一些。涂擦时用力过度或反复涂擦过多,就有可能把已经擦入管孔的水粉又带出来。在水粉全部干透之前将不易擦掉的边角积存的浮粉,用细软的布包着小刀修剔干净。 水粉干燥速度快,在大面积表面上涂擦时,最好分段进行,以保证填孔着色质量。在涂擦水粉过程中或涂擦完了,如发现有色泽不均匀处,可以再局部甚至全面重涂。 水性颜料填孔着色剂干透后,一般涂饰一遍封固底漆(虫胶、硝基、聚氨酯等)进行封闭保护。
2- 油性颜料着色剂着色 油性颜料着色剂也称油老粉、油粉子或油性填孔颜料着色剂。它是由体质颜料、着色颜料、清油或油性漆及相应的稀释剂调配而成的。它的特点是透明度高,附着力强,木纹清晰,便于涂擦,不会引起表面润胀起毛,填孔性能好于水性颜料着色剂,多用于中、高档木制品着色。但干燥速度慢(常温下需8-12h),使用时有溶剂气味,成本高于水性颜料着色剂。部分油性颜料填孔着色剂的配方见表3-11。 调配油性填孔着色剂时,一般先用清油或油性清漆与老粉调和,并用松香水与煤油稀释之后再加入着色颜料调匀即可。油性填孔着色剂挥发快、易结块,故一次不宜调配过多,最好现配先用。 油性填孔着色剂的涂擦方法与水性填孔着色剂基本相同,但因其表干速度快于水性填孔着色剂,故施工操作的速度要快。此外,需注意的是,油性填孔着色剂干燥之后,必须涂饰几道封固底漆封闭起来加以保护,防止在涂饰底漆时造成“咬底”而形成色花。
|